面对微信、QQ两大黑洞,走心的社交产品如何破局
如果觉得我的答案不错,可以关注"小火咕嘟"。 您的点赞和关注是对我最大的奖赏。
微信、QQ可谓是国内聊天软件的泰山北斗。至今毫无可被撼动的可能。
两年前,《2015年Q3中国移动社交通信研究报告》中,数字就显示微信的日均覆盖人数已达到2.7亿用户,领跑同行;QQ,人均覆盖人数达到2亿,那是就是位于第三名的陌陌的10倍。
两年后的今天,二者的领先优势依然被扩大。行业格局如此稳定,是不是意味着这个领域毫无蛋糕可分?
分析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说:人群、圈层和场景。说到底,都是从垂直的缝隙中寻找出路,在一个厘米的面积上做到10公里深,才有可能突破微信QQ无所不在的社交网络。
人群
移动社交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指标:邓巴指数。
人类学家牛津大学教授罗宾·邓巴有一本著作《你需要多少朋友?》,通过研究英国人寄圣诞卡的习惯来分析人真正有效的熟人关系到底有多少位。他在书中提出:
“社交圈与十几万年前没什么区别,个体能够认识、信任,并在情感上以来的人数不会超过150个。”
还有一篇2011年的论文也证实,在社交网络上,人们依旧逃不出邓巴数字:
Twitter用户经常进行互动的好友人数平均在100到200人之间。虽然Facebook允许用户拥有多达5000名好友,但一般用户的好友人数为190人。
人的好友不超过150人的原因很简单: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旦朋友圈的人数超过150人,人就无法管理这么庞大的朋友圈,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维护这么多的关系,一旦超量,就会出现驱逐效应。
所以新的社交软件。绝对不用想再去扩展人们的熟人数量来突破微信QQ的屏障了。这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壁垒了。只有开辟新的人群关系,才能逆境求生。
扩展人群关系,靠大海捞针是不行的,因为人群都是有共通属性的,这也可以称作人群的圈层。
圈层
无论是微信还是QQ,经过几年的关系链积淀后,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朋友圈关系开始大量泛化。
- 通讯录里的好友飙升到1000+
- 大量带红点的未读消息
- 无用信息,例如广告骚扰
- 用户体验泥沙俱下
- ……
低质信息的暴增和用户体验的下降会造成用户厌倦感与日俱增。这时关系链的重新梳理和过滤就有了基础,这就是新社交软件的良机。
其实行业内还有很多小众的用户属性,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圈层,依托这种圈层,就可以建立并沉淀特定的社交关系。
微信和QQ的圈层其实是固化的,那就是熟人社交领域。他们占据了大众社交的海量市场,但同时小众社交则是其无法覆盖的。
比如常见的,例如医疗卫生领域,可能用户只是希望有个即时交流健康问题的平台,但却绝不希望和微信中的好友重叠:个人隐私的问题,被朋友知道了,往往十分尴尬。
这就是圈层,不同的社交属性造就了不同的人群。微信QQ覆盖不了所有的圈层,他们的产品形态注定满足不了所有的需求。
目前行业内比较成功的案例有两个:脉脉和无秘。
例如脉脉就找到了职业属性这个圈层,以此建立了社交关系,事实证明,这是能够沉淀下来的。而无秘则是将陌生人社交做得更深入透彻。他们都是找到了微信朋友圈小小的缺口和无法深入的圈层。
找到圈层之后呢,还有一个重要的可以用来落地的抓手,就是场景了。
场景
微信QQ生长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占据了最大的社交红利,但这是无法复制的。所以那些想要准确切入市场的聊天软件必然要做到:寻找一个高频的场景。
潜在用户人群大还不够,想要真正触达人本身,必须足够洞察人性,从人这个基本元素出发,分解人日常活动的场景以及背后的心理需求,才能击中用户的痛点,真正解决用户的问题。这是一款优秀的社交产品必须做到的。
淘宝曾经推出“淘江湖”这样一款产品,通过熟人圈子来解决产品推荐的问题。这个思路就有一定特色。不过当然这个产品最后还是失败了,因为他没有解决商品推荐最关键的问题:数据稀疏。通俗一点说就是我想买的东西我朋友未必会买,同理,适合我的产品未必适合我的朋友。这种情况造成大量无效推荐也伤害了淘宝的用户体验。但是显然这个场景是个有益的尝试。未必不能通过更好的推荐机制解决。
又例如,学生党们早恋,就是一个需求。他们会希望和初恋的信息能够藏在一个安全的地方,不让父母老师发现。如果一款软件能轻松把我和某人聊天信息妥善隐藏起来,那是极有可能打动这部分人心的。这不是凭空臆想,印度有款即时聊天工具Hike Messenger就是主打这个特点,目前发展也很好。
人作为社会化的动物,总避免不了沟通和社交的需求,从马斯洛需求层次而言,聊天软件属于互联网领域的刚需产品。毕竟他的用户月留存率在所有领域中最高,用户粘性也最高。总之,社交聊天软件突破困难重重,但是这个领域依然大有可为。
不可能的,都是正面刚后转型了,如陌陌等,做社交,其实就是创建个圈子,发展更多圈子,如钉钉就是社交性质,但都得转型或发展某点,腾讯的数据和用户没有局限,所以想发展社交只能做个精细的某个功能圈。想抢?没门,除非腾讯自己转型让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