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的由来简易版
比特币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聪在 2008 年 11 月 1 日提出,并于 2009 年 1 月 3 日正式诞生。是根据中本聪设计发布的开源软件以及建构其上的 P2P 网络营运而生的,比特币是一种 P2P 形式的虚拟的加密数字货币,点对点的传输意味着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
比特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比特币的生产是通过一种称为"挖矿"的过程来完成的。每个比特币交易都被记录在一个名为"区块链"的公共账本中。挖矿就是通过解决一系列复杂的数学问题来验证并添加新的交易到区块链中。
挖矿是由矿工(也就是参与比特币网络的电脑用户)完成的。矿工使用专门的软件和硬件设备来进行挖矿。他们的任务是解决一个称为"工作量证明"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困难且耗费大量的计算资源和能源。
当一个矿工解决了工作量证明问题并验证了一段时间内的交易,他会被奖励一定数量的比特币作为回报。这个奖励包括一个称为"区块奖励"的固定数量的比特币(目前是6.25个比特币)以及来自交易费的一部分比特币。这个过程也被称为"创造新的比特币"。
随着时间的推移,挖矿的难度会逐渐增加,这是为了确保比特币的产生速度能够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目前,比特币的总供应量被限制在2100万个。一旦达到这个数量,挖矿将不再产生新的比特币,矿工将只能依靠交易费来获取收益。
比特币是什么?它的来源
比特币(BitCoin)是一种P2P形式的数字代码。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比特币经济使用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
比特币是如何被生产的
比特币小贴士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区块链”,比特币的核心原理是“区块链”,每一个区块对应一个帐单,将所有的区块链接起来就是区块链,任何交易信息和转账记录都记录在区块链中。要注意的是区块链存在于整个互联网中,所以任何比特币持有者都不担心比特币遭受损失。
每隔一个时间点,比特币系统会在系统节点上生成一个随机代码,互联网中的所有计算机都可以去寻找此代码,谁找到此代码,就会产生一个区块,随即得到一个比特币,这个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挖矿。计算这个随机代码需要大量的GPU运算,于是矿工们采购海量显卡用以更快速的获得比特币获利,这也是近期显卡缺货的重要原因。
有人说那这样比特币不就会越来越多,最后完全没有价值了吗?中本聪当然也想到这个问题,这里比特币系统还有一个机制:那就是比特币具有总量有限,前4年总额将产生10,500,000 BTC,每隔4年产出数额减半,在第4年至第8年会产生5,250,000 BTC,第8至12年则只有2,625,000 BTC,如此类推。到最后,总共产生的比特币数量为接近21,000,000 BTC。
目前一个1个比特币基于目前的数据结构被分割到8个小数位,也就是0.00000001 BTC,矿工们挖到比特币最小的单位就是0.00000001 BTC。
通俗点说,比特币好比是一座由总量为2100万个金币组成的金山,想要得到它,就需要玩家们利用电脑的运算能力,根据现有的算法计算出一组符合特定规律的数字。
当然,这些数学题随着现有比特币的增加正变得越来越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