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来了除了投资券商,还有什么确定性的板块吗
如果牛市来了,除了券商以外还有什么可以投?两个建议,注意一下建议的前提是大牛市。
- 所有除了st以外的低价品种,这里的低价指的就是股票的价格,先去扫荡3元以下的品种,3元的没有了去扫5元的。保证你大赚,为什么?因为比如3元的股票,涨到6元就翻倍了,而你买一只50元的股票要涨到100元才翻倍,而在大牛市里,市场是非理性的,各种股票都在飞涨,大家会觉得价格便宜的股票涨得还不够,都去抢,不信你去看A股历次大牛市,低价股是怎么被疯狂抬升的。
- ETF指数基金。完美跟踪牛市大盘,让你不再为赚了指数不赚钱而烦恼,绝对是你在牛市的必备配置之一,可能有人觉得ETF只是能得到大盘收益,得不到超额收益,但是说真的,真的大牛市来了,你能跟上大盘已经可以赚得盆满钵满了,建议把50%的资金配置ETF,先把大盘的钱赚到再说,另外50%配置券商或低价股,去博超额收益,牛市保证你赚得笑嘻嘻。
以上建议是以确定性牛市为前提的哦,牛市以外请勿如此操作。
最近券商连续两天大涨,两市成交量再次回到万亿以上,券商的上涨跟牛市直接挂钩,这波上涨很多投资者处于踏空的状态。那么除了券商还有哪些板块值得关注,下面具体跟大家分享下。
1.蓝筹的补涨
如果牛市确定后,那么二线蓝筹肯定存在补涨机会,即使整个行情的启动靠的主要是大金融板块,那么一旦大金融板块把整个戏台搭起来以后,资金看到市场的大幅度启动后,开始逐步布局股票,那么一类大的机构资金就会开始选择一些尚未上涨的蓝筹机会。这类资金肯定不会选择去追涨,但是资金量相对较大也不会选择小盘,那蓝筹板块是这类资金的主要买入对象,主要集中在煤炭,钢铁,有色,电力板块中。所以这些板块是大家可以去关注的板块。
2.低价股
可能上面提到的很多二线蓝筹都在这个标的里面,但是低价格在牛市中可以单独做为一个重要的板块布局,对于目前的市场的价格而言,三块以上的低价股都存在补涨机会,但是不要去选择基本面存在问题的个股,牛市中始终记住一点,那就是市场会消灭低价股,牛市结束后再回头看,三块钱以下的个股将不会再有。
3.中小盘个股
上面提到大的机构资金会去现在蓝筹布局,但是对于市场的游资而言,大概率的选择标的还是小盘题材股,市场启动个股活跃,游资拉升后自然会存在接盘的资金介入,那中小盘的个股中主要集中在几大板块,5G,芯片,互联金融,OLED板块中,里面会出现很多涨幅可观的个股,比如上波牛市中的互联网+金融,要是这波牛市启动大概率在芯片和5G里面。
上面提到的三点在牛市中将会比较确定,感觉写的好的点个赞呀,欢迎大家关注点评。
有句俗话叫做“券商搭台,中小创唱戏”,既然券商已经领头拉起了指数,带动起了活力,那么未来也一定会是题材概念股的活跃,板块的轮动,甚至是一个许多中小创补涨的情况!
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1.这轮行情好听来看叫做技术性牛市,难听就是升级版的技术性反弹,所以并不是大牛市行情!
2.券商上方存在着两年左右的套牢区域和压力位,所以短期内不可能突破,也不会一路高开高走!
3.股市里最大的规律就是有跌必有涨,有急涨必有急跌,券商几乎都涨幅达到100%,短期风险较大!有回调的需求!
4.券商股和大部分的个股一样都是跌了3年8个多月,跌幅巨大。此次券商率先领涨势必表示其他个股也有补涨需求!
5.大部分还未启动,还未出现过大涨幅的超跌绩优股,对于中长短,都是机会大于风险的!因为这里是熊市底部区域,长线投资的布局价值非常高,而短期并没有大涨意味着一旦进入回调,空间也不会很大,所以机会大于风险!
总体来看,我们可能无法确定继券商,5G,创投等板块之后还有那些板块能够跟上,但是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主力和机构并不是都吃到肉的,他们也一定不会放弃或者错过这一波的上涨!所以更多的机会应该是在那些还未启动,但是已经超跌严重的绩优股身上!
⭐点赞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财经和投资背后的真正逻辑。谢谢您的支持,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每次牛市来临的时候,似乎都离不开券商股的上涨,毕竟券商是牛市里最受益的刚需类品种,无论其他行业的周期如何变化,券商的周期始终是恒定不变的,在过去十几年里每次行情来了都会对券商股进行炒作。
如果要问除了券商,还有没有什么确定性的板块?
我觉得这个主要看当时的行情周期和驱动因素是什么,比如说在2000年的时候,市场热衷的是网络科技股,所以除了券商你会发现网络股上涨的比较明显,而且是主流品种,这就是市场资金的一种确定性。
到了2015年的时候,基建大投资引发了铁路概念出现了一大波行情,在那波上涨中你会发现铁路和基建是市场的主要逻辑,而且确定性比较强。
从上面两个周期你会发现,除了券商是刚性的表现板块外,其余的板块基本都是市场大的产业动向在推动,也就是所谓的主题投资,那么2020年的主题投资机会很可能在5G为主导的科技领域,这是由一个大的产业方向推动的,毕竟这个科技题材涉及的面比较广,能够推动消费升级转型,一个华为手机卖到了6万元已经说明了问题,科技行业必然大有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