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低迷,市场资金不足,但新股还在拼命发行,这是为什么
因为现在是注册制,所以得不断的发新股!
因为注册制的目的是“优胜劣汰”,现在我们只是看到了不断发行大量的新股!
但是要记住!
注册制的优胜劣汰,不是仅仅让许多公司上市,而是也要有许多公司退市来进行淘汰,从而才能留下优质的企业。
所以,大量发行新股,其实是在为以后的注册制劣汰做准备。
这也是为什么,管理层最近一直对于炒作,炒垃圾打压非常严厉的原因。
就是在告诉大家。
如果你依然还是以买垃圾股,炒作垃圾为主,那么,一旦未来开启了优胜劣汰,被市场淘汰,就怪不了谁了。
大家要知道!
一味的发行下去,市场一定是扛不住的。
像美国那样每年都有大量的退市一定会出现。如今的A股一年退市才几十家,远远没有达到优胜劣汰的标准。所以,为了迎接这个时刻,大量上市,避免A股淘汰太凶猛,好公司不够,留不住长线资金,得做一个安全垫的准备。
关注张大仙,投资不迷路!如果你觉得这篇回答对你有帮助,请记得点赞支持哦。#理财大赛第三季#
因为中国股市从来都不是为中小散户服务的,股市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融资,帮助企业解决资金上的困难。所以不管股市低不低迷,新股都是要继续发的,没见上头一直说新股发行要保持常态化嘛。
今年的股市是上涨一些的,所以今年发的新股尤其的多。记得前一阵看了一篇文章,说中国ipo是大跃进式的发行,文章中难得用了疯狂,大爆发,史无前例的金额等词。
涨我们比不过别人,发行新股这块我们从来没有怕过谁。据统计最近几年我们不管是发行数量还是发行金额,都是稳居全球第一,发行速度更是时刻保持着“中国速度”。
尤其前上个月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时候,最疯狂的一周竟然发行了18家新股。最近股市有些低迷,ipo也有所收敛,但是依旧保持着高速的发行常态化,科创板,创业板加上主板市场每周十家左右的规模。
如果说没有ipo的市场是个不健全的市场,那么如此高速发行新股的市场同样也有很大问题!
我将此提问拆分一下关键词:股市低迷、市场资金不足、新股拼命发行。
一、股市低迷?
从下表的统计数据可知:我国今年前8个月两市共成交1414499亿元,平均每月成交176812.4亿元。借用《劳动法》中的法定出勤日20.83天,计算出平均每天成交额8488.35亿元。以8月最新市值759475.56亿计,今年前8个月日均换手率1.12%。通常我们将换手率低于1%的股票视为成交低迷,这个说法如果扩大至整个市场:今年前8个月日均1.12%的换手率,成交适中,股市不算低迷。(图源:东方财富)
二、市场资金不足?
1、2017年后,“新增住户贷款”里的“住户贷款”占比下降,说明居民资金流往房市的速度已放缓。(图源:刘晓博整理,单位:万亿人民币)
存款准备金比率从2011年11月30号的21.5%下调到现在的13%。
2020年8月,M0同比增长9.4%,M1货币同比增长8%,货币和准货币M2同比增长10.4%。(图源:东方财富)
叠加近十年全国人均收入的持续增加,这些数据表明:市场资金整体处于宽松的状态。不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
2、2020年6月举行的陆家嘴论坛上,全球公募巨头Vanguard相关负责人称,“公司未来亚洲的重点是中国”。他们目前已在华设立独资公司。从这则消息我们可以察觉到:可以看好我国股市的未来。
三、新股拼命发行?这是拓展直接融资渠道,扶持实体经济
随着注册制的开展,IPO发行速度远快过核准制时期。这是为拓展直接融资渠道,降低我国企业的杠杆率,降低金融风险。
1、间接融资贵且难
2020年8月我国本外币存款215.12万亿元;沪深总市值75.95万亿。存款是两市总市值的2.83倍。可见我国民众有多么爱存钱!
因为民众的钱绝大多数存在银行,于是银行贷款成了我国企业最大的融资渠道。这就是间接融资。
间接融资不仅成本贵,之前大量资金流往房市,很多企业无法获得银行融资,无奈之下找民间借贷。“辱母杀人”案也是民间借贷时因成本过高、利滚利还不清,被暴力收贷,闹出命案。拓展直接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个很紧要的现实问题。
2、多发IPO,是打破A股可投资标的稀缺性
目前以A+H方式上市的公司中,不少公司在A股的估值远高于在H股的估值。很多专家对此解读是:标的稀缺。多发IPO,上市的企业多、不稀缺,它们的估值就会降下来。
3、保护好投资者、严打犯罪,吸引存款入市
2020年的《证券法》调整了不少内容,如:投服中心持有100股即可代股民对违法违规公司提起诉讼;上市公司违法定额罚款上限从60万调整到2000万;简化退市流程等。这些都是为理好的保护投资者,吸引更多投资者放心入股市。
2020年最新调研表明:房产约占居民家庭总资产的59.1%。如果住房资产占比持续降低,随着收入的持续增加,当更多人愿意将家庭资产从银行搬往股市,这就能支持我们的实体经济。
总结:
今年前8个月日均1.12%的换手率,成交不算低迷。
资本面宽松,市场不缺少资金。
IPO发行增多,是为企业打开直接融资通道,让金融输血实体经济:只有实体经济好转,民众才有更多就业机会、生活更富裕;民众有更多消费能力,又能提升实体经济的营业收入;国家税收也能更多。积极拓展直接融资渠道,是个紧要的现实问题,也是项重要的长期任务。
未来,我们将会看到更多的企业通过IPO上市融资。
我的理解是“A股正在下一盘大棋”,为的是一次长牛直接让A股与中国的经济地位一起腾飞,翱翔于世界顶级资本市场。这需要相当体量的总市值以及更多的行业龙头企业。
然而A股虽然数量庞大,但由于以前上市的门槛低,因此出现很多质地并不是很好,或者本身就为了圈钱而上市的公司,这些公司目前没有处罚退市红线,可是谁都看得出来已经没什么前途了,在股市里基本就是熬着。所以这些股票的风险系数是比较大的,将来遇到牛市拉升之后很容易出现乐视和暴风这种局面。
而发行新股虽然也存在钻空子或者圈钱为目的的公司,不过随着监管层经验的提升,随着二级市场敏感度的提升,随着小散越发的精明,这些公司想在股市赚便宜已经越来越难。因此上市公司在一定数量下会有更大概率催生出更多的好公司,这些公司有利于长牛的根基稳固,有利于市场的健康度。
另一方面是等待更多的龙头公司入场,比如今年就新上市了好几家头部公司,比如农夫山泉、金龙鱼,以及即将上市的蚂蚁金服,以及多家有自主研发能力的科技类公司,这个级别的扎堆入场在前些年是很罕见的。
随着A股质地更加健康,随着更多好公司大公司的加入,对股市起飞会有更好的推动作用,那些刚起步就歇菜的伪牛市会越来越少,而健康牛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长。
这个时间点,或许已经离我们不远了,当全球疫情结束、经济全面复苏之时,A股有望一飞冲天,成为全球最炙手可热的二级市场。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问题。
股市低迷,市场资金不足,新股还在拼命发行。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政绩
新股大量发行,截止到现在,股市公司已经突破4000家,这是多么大的政绩?
前几天还有媒体报道,IPO发行速度和数量方面,上交所是全球第一。想想全球第一,这不是用嘴吹出来的,而是人家实实在在干出来的。
所以,上交所和证监会的人太辛苦了,我国股市各个方面都位居全球前几,这就是典型的政绩。
二.全球第二经济体身份相符合
我们现在是全球第二经济体,我们的股市上市公司数量太少了的话,与身份不相符,所以要多发新股。
想想美股全球最大的市场有多少公司?我们作为仅次于美国的,绝对要在数量上名副其实。
三.为了更多公司发展
这方面大家都知道,上市就是为了融资,然后总融资到的钱去发展公司。
所以,只要你符合条件,就可以上市,儿上市后的情况,大家都知道。
四.中国股民承受力很强
尽管股市低迷,尽管股市成交量不大,但是中国股民的参与热情还是很高的。
只要爆拉指数,一根大阳线,就可以改三观,就会有更多的人进来。
正是因为股民的承受力太强,所以要加速加大力度发行新股。
所以,几个原因加起来,就要多发新股了。大家觉得呢?